县市招商引资问题新观察——以中部R县为例
| 招商动态 |2016-10-28
(SO:这是市县招商项目库第63文章。)
当前,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它不仅要引进外企及外资,而且还要吸引区域外的企业及资金。围绕招商引资工作,地方政府在获得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招商引资带来的主要成效
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R县组建了招商局,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与督办,它和商务局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办公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招商引资推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回升,第一、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12年是R县的“全员招商年”,也是项目发展提升年,该县改进和完善了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加大土地、环评、资金等方面的协调力度,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使工业经济保持逐月回升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在建项目107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4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6亿元,同比增长31.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9亿元,同比增长11.7%。同时,该县的“北景、西村”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激活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
(二)招商引资提供了大量的新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财政的持续稳定增长
R县为了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力度,为项目的早投产、早见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012年上半年,该县在产业集聚区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2个,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2.5%。
随着所引进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生产,R县的就业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吸引相当多的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到产业集聚区工作。2012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这为破解“人往何处去”命题提供了新思路。R县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9826亿元,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的“双过半”。
(三)招商引资促进了全县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民生,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为了让外商或者外地企业家有“宾至如归”的归属感、认同感,R县不仅构建了一个招商引资所需的“软环境”(例如,优惠的政策、适当的土价、高效便捷的办事流程等),而且还建设了一个招商引资所需的“硬环境”(例如,规划了产业集聚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下的市容市貌等),相应地带动了城市化建设。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R县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幅度也在逐年扩大,目前,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经营城市的理念不断得到提高。
(四)招商引资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培育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冶金、建材五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势互补的局面
近年来,R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县域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R县通过招商引资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助推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仅2012年上半年就新增规模养殖场45家。
R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农贸市场、快递分拨中心、国际物流港等项目的改造升级与建设,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同比增加15.7%。R县通还过招商引资提高传统采矿业的投资比例,引进、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技艺,实现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产业足额生产与供应等。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招商引资亦然,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商引资是县域追求GDP的结果,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官员为了晋位次、提增速,疲于奔命,导致淘汰性、污染性企业乘虚而入
当前,省、市政府制定了比较具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指标、任务,为了多出政绩、多增GDP,以行政手段和政策刺激招商引资,盲目引进了沿海地区所淘汰、转移的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例如,1~7月份,R县的煤电、焦化、水泥、新材料等行业共消耗能源92.4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24.4%。
试想,如果地方政府不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去,尽管所引进的项目暂时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增加了财政收入,官员也因“政绩”显赫而受到嘉奖或升迁,但长期来说会造成地方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产值的下降,那么这样的招商引资又有什么价值呢?
(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招商引资难免会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现象,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招商引资的成本代价,加重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当前,在以GDP论英雄的时代里,招商引资成了“一把手工程”,地方官员一方面要面对巨大的、无形的“考核”压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好大喜功、追求面子的现象,招商引资的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他们不顾地方实际强上项目,拼地价、拼税收,以期使GDP在短期内的快速“暴涨”上去。
还有的县市通过举办艺术节、展览会、联谊会、老乡会、招商会、项目说明会等形式,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招商引资,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造成所签项目颇多、金额颇多而落地开花的项目颇少,行政成本不断增加,付出大于回馈,一句话,劳民伤财,加重了财政负担。
(三)政府与市场的博弈,造成市场调配资源的功能持续弱化,政府“勇敢”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招商引资的主体出现错位、越位现象
在市场经济情形下,招商引资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问题是:这种资源配置形式应该是由市场、企业还是由政府来实现,也就是说招商引资的主体到底应该是谁?
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是:行政权力开始干预市场行为。县市政府把自己定位成投资环境的营造者、市场秩序的监护者、招商引资的担当者、项目投资合作的主导者,从而使“市场”这位无形的巨人,只能远远地落寞并品尝被打入冷宫的寂寥。
其实,企业家寻找项目、洽谈项目、投资合作明显属于市场行为,遵循着市场法则而对资源重新“洗牌”或者“大浪淘沙”,政府不应该直接参与,更不能直接干涉,而如今,政府或者官员主动出击的行为完全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理念相悖,要知道,缺乏市场或者企业认同、参与的招商引资活动注定是走不远的。
(四)盲目还是理性:县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与资源的现状,所引进的项目要么是重复建设,要么是布局不合理,要么是不符合产业结构
个别县市为了多引、快引外来企业、资本,确保“政……(有删节,全文、行业政策、具体招商项目,见文尾阅读原文)
市县招商项目库【sxzsxmk2】
官网:www.xiangmuku.net